兵者,詭道也。自古以來,用兵打仗,排兵布陣,總少不了詭詐之術,目的就是為了在戰爭中以己方最小的損失來換取勝利。在當今的戰場上,應用各種實實虛虛、若明若暗、隱真示假、迷惑敵人的各種詭道,使敵人防不勝防,那就更能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性,從而贏得勝利。而,隱身偽裝技術就是一項十分有利的“詭計”,它能夠反制敵人的偵察,擾亂敵人的情報工作,從而很好的隱藏本方的軍事意圖和軍事裝備部署。
隱身技術是傳統偽裝技術的一種應用和延伸。隱身技術又稱隱形技術,是減弱己方目標輻射和反射的特征信息,使敵方難以用探測系統發現的技術。隱身技術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60-70年代進入全面發展時期,80年代以后逐步進入深化研究和廣泛應用的階段。由于現代戰場上的偵察探測系統主要有雷達、紅外、電子、可見光及聲波等探測系統,因此隱身技術也相應地發展了反雷達探測、反紅外探測、反電子探測、反可見光探測和反聲波探測隱身技術。近年來,由于各種隱身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美國的F—117A隱身戰斗機、ACM—129隱身巡航導彈,法國的“拉菲特”級隱身護衛艦等。另外,隱身坦克、隱身火炮等也在研制之中。武器裝備隱身化已成為一種趨勢。
隱身材料是隱身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裝備外形不能改變的前提下,隱身材料(stealth material)是實現隱身技術的物質基礎。武器系統采用隱身材料可以降低被探測率,提高自身的生存率,增加攻擊性,獲得最直接的軍事效益。因此隱身材料的發展及其在飛機、主戰坦克、艦船、箭彈上應用,將成為國防高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地面武器裝備,主要防止空中雷達或紅外設備探測、雷達制導武器和激光制導炸彈的攻擊 ;對于作戰飛機,主要防止空中預警機雷達、機載火控雷達和紅外設備的探測,主動和半主動雷達、空對空導彈和紅外格斗導彈的攻擊。
隱身材料可以降低被探測率,提高自身的生存率,是隱身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按頻譜可分為聲、雷達、紅外、可見光、激光隱身材料。按材料用途可分為隱身涂層材料和隱身結構材料。
雷達吸波材料
雷達吸波材料是最重要的隱身材料之一,它能吸收雷達波,使反射波減弱甚至不反射雷達波,從而達到隱身的目的。如日本研制的一種由電阻抗變換層和低阻抗諧振層組成的寬頻帶高效吸波涂料,其中變換層由鐵氧體和樹脂混合組成,諧振層由鐵氧體導電短纖維和樹脂組成,在1~20吉赫的雷達波段上吸收率達20分貝以上。雷達吸波材料中尤以結構型雷達吸波材料和吸波涂料最為重要,國外目前已實用的主要也是這兩類隱身材料。
結構型雷達吸波材料
結構型雷達吸波材料是一種多功能復合材料,它既能承載作結構件,具備復合材料質輕、高強的優點,又能較好地吸收或透過電磁波,已成為當前隱身材料重要的發展方向。
國外的一些軍機和導彈均采用了結構型RAM,如SRAM導彈的水平安定面,A-12機身邊緣、機翼前緣和升降副翼,F-111飛機整流罩,B-1B和美英聯合研制的鷂-Ⅱ飛機的進氣道,以及日本三菱重工研制的空艦彈ASM-1和地艦彈SSM-1的彈翼等均采用了結構型RAM。近年來,復合材料的高速發展為結構吸波材料的研制提供了保障。新型熱塑性PEEK(聚醚醚酮)、PES(聚醚砜)、PPS(聚苯硫醚)以及熱固性的環氧樹脂、雙馬來酰亞胺、聚酰亞胺、聚醚酰亞胺和異氰酸酯等都具有比較好的介電性能,由它們制成的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雷達傳輸和透射性。采用的纖維包括有良好介電透射性的石英纖維、電磁波透射率高的聚乙烯纖維、聚四氟乙烯纖維、陶瓷纖維,以及玻纖、聚酰胺纖維。碳纖維對吸波結構具有特殊意義,近年來,國外對碳纖維作了大量改良工作,如改變碳纖維的橫截面形狀和大小,對碳纖維表面進行表面處理,從而改善碳纖維的電磁特性,以用于吸波結構。
美國空軍研究發現將PEEK、PEK和PPS抽拉的單絲制成復絲分別與碳纖維、陶瓷纖維等按一定比例交替混雜成紗束,編織成各種織物后再與PEEK或PPS制成復合材料,具有優良的吸收雷達波性能,又兼具有重量輕、強度大、韌性好等特點。據稱美國先進戰術戰斗機(ATF)結構的50%將采用這一類結構吸波材料,材料牌號為APC(HTX)。
國外典型的產品有用于B-2飛機機身和機翼蒙皮的雷達吸波結構,其使用了非圓截面(三葉形、C形)碳纖維和蜂窩夾芯復合材料結構。在該結構中,吸波物質的密度從外向內遞增,并把多層透波蒙皮作面層,多層蒙皮與蜂窩芯之間嵌入電阻片,使雷達波照射在B-2的機身和機翼時,首先由多層透波蒙皮導入,進入的雷達在蜂窩芯內被吸收。該吸波材料的密度為0.032g/cm,蜂窩芯材在6-18GHz時,衰減達20dB;其它的產品如英國Plessey公司的“泡沫LA-1型”吸波結構以及在這一基礎上發展的LA-3、LA-4、LA-1沿長度方向厚度在3.8~7.6cm變化,厚12mm時重2.8kg/m2,用輕質聚氨酯泡沫構成,在4.6~30GHz內入射波衰減大于10dB;Plessey公司的另一產品K-RAM由含磁損填料的芳酰胺纖維組成,厚5~10mm,重7~15kg/m2,在2~18GHz衰減大于7dB。美國Emerson公司的EccosorbCR和Eccosorb MC系列有較好的吸波性,其中CR-114及CR-124已用于SRAM導彈的水平安定面,密度為1.6~4.6kg/m2,耐熱180℃,彎曲強度1050kg/cm2,在工作頻帶內的衰減為20dB左右。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所與東麗株式會社研制的吸波結構,由吸波層(由碳纖維或硅化硅纖維與樹脂復合而成)、匹配層(由氧化鋯、氧化鋁、氮化硅或其它陶瓷制成)、反射層(由金屬、薄膜或碳纖維織物制成)構成,厚2mm,10GHz時復介電數為14-j24、樣品在7~17GHz內反射衰減>10dB。
在結構吸波材料領域,西方國家中以美國和日本的技術最為先進,尤其在復合材料、碳纖維、陶瓷纖維等研究領域,日本顯示出強大的技術實力。英國的Plesey公司也是該領域的主要研究機構。
雷達吸波涂料
雷達吸波涂料主要包括磁損性涂料、電損性涂料。
(1) 磁損性涂料
磁損性涂料主要由鐵氧體等磁性填料分散在介電聚合物中組成。目前國外航空器的雷達吸波涂層大都屬于這一類。這種涂層在低頻段內有較好的吸收性。美國Condictron公司的鐵氧體系列涂料,厚1mm,在2~10GHz內衰減達10~12dB,耐熱達500℃;Emerson公司的Eccosorb Coating 268E厚度1.27mm,重4.9kg/m2,在常用雷達頻段內(1~16GHz)有良好的衰減性能(10dB)。磁損型涂料的實際重量通常為8~16kg/m2,因而降低重量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2) 電損性涂料
電損性涂料通常以各種形式的碳、SiC粉、金屬或鍍金屬纖維為吸收劑,以介電聚合物為粘接劑所組成。這種涂料重量較輕(一般可低于4kg/m2),高頻吸收好,但厚度大,難以做到薄層寬頻吸收,尚未見純電損型涂層用于飛行器的報道。90年代美國Carnegie-Mellon大學發現了一系列非鐵氧體型高效吸收劑,主要是一些視黃基席夫堿鹽聚合物,其線型多烯主鏈上含有連接二價基的雙鏈碳-氮結構,據稱涂層可使雷達反射降低80%,比重只有鐵氧體的1/10,有報道說這種涂層已用于B-2飛機。
紅外隱身材料
紅外隱身材料作為熱紅外隱身材料中最重要的品種,因其堅固耐用、成本低廉、制造施工方便,且不受目標幾何形狀限制等優點一直受到各國的重視,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熱隱身材料,如美國陸軍裝備研究司令部、英國BTRRLC公司材料系統部、澳大利亞國防科技組織的材料研究室、德國PUSH GUNTER和瑞典巴拉居達公司均已開發了第二代產品,有些可兼容紅外、毫米波和可見光。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探索新型顏料和粘接劑等領域作了大量工作。新一代的熱隱身涂料大多采用熱紅外透明度。國內外目前研制的紅外隱身材料主要有單一型和復合型兩種。
隱石服務項目: HIC抗氫致開裂試驗 SSC硫化氫應力腐蝕試驗 應力導向氫致開裂SOHIC試驗 API 622防逸散過程閥門填料型式試驗 均勻腐蝕試驗 高溫高壓腐蝕試驗 金屬腐蝕速率檢測 鋁合金晶間腐蝕檢測 中性鹽霧試驗
標簽:
Copyright ? 2017-2024 江蘇隱石實驗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